湖北日報 20200109 第8版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樂坪鎮(zhèn)腰牌村,,2014年,,全村有484戶160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06戶615人,,人均年收入不足3700元。
目前,該村205戶貧困戶脫貧出列,,人均年收入9781元。
1月6日,,小寒,。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沿351國道驅(qū)車前行,,一路重巒疊嶂。行至長樂坪鎮(zhèn)域腹地,,半山腰里出現(xiàn)一條狹長,、平坦地帶,這里便是腰牌村,。
“過去,,村里解決溫飽靠‘老三樣’:蔬菜、煙葉和玉米,;如今,,我們增收靠‘新三樣’:民宿、藥材,、合作社,。”村黨支部書記羅忠桃樂呵呵地介紹。
新民居:夏季出租
長樂坪鎮(zhèn)副鎮(zhèn)長向文峰介紹,,腰牌村海拔約900米,,夏季平均氣溫25℃左右,十分涼爽,。扶貧干部為村民出招:發(fā)展旅游民宿,。縣文旅局為每間民宿補貼5000元,。
見客進門,,62歲的宋德軍連忙往烤爐里添柴,屋內(nèi)暖意融融,。
“感謝黨的好政策,,搞民宿這條路真是走對了。”宋德軍說,,2019年夏天,,來自武漢、荊州,、宜昌895名老年游客涌進村里,,一住就是一兩個月。“我家共出租12間房,,純收入5萬元,。”
走進一樓102室,兩張床,、寬帶,、熱水器、大衣柜、衛(wèi)生間……干凈整潔,,功能齊全,。大廳里還有一張新乒乓球臺,。
烤房的房梁上,,掛著一大排臘肉、香腸,。“最近殺了3頭年豬,,賣了一頭半,收入近萬元?,F(xiàn)在已有游客預訂夏天的房間,,剩余的臘肉都留著供應他們。”宋德軍笑著說,。
新產(chǎn)業(yè):中藥材
村中有一片新建的塑料大棚,。棚內(nèi)十分暖和,一米來寬的地壟上鋪滿枯黑樹葉,。
大棚的主人胡宗富是鄰村人,。2019年3月,他看中腰牌村土質(zhì),,流轉(zhuǎn)50畝土地,,與三峽大學、省農(nóng)科院中藥材研究所合作,,建了一個中藥材示范園,。
扒開樹葉,一只只嫩芽探出頭,。“苗子怕凍,,冬天就要蓋上一層‘樹葉被’保暖。”胡宗富解釋,,園區(qū)不栽中藥材成苗,,只精選種子、繁育種苗,。市面上,,每株藥材種苗賣到3元,胡宗富以成本價0.3元至0.5元批發(fā)給貧困戶種植,,再以市場價回收成熟藥材,。
100多家貧困戶跟著胡宗富種藥材,嘗到甜頭,。園區(qū)日常維護,,胡宗富找來20多位貧困人員務(wù)工,每人每年收入2萬多元。
新組織:合作社
臨近午飯時間,,四組村民張國元還在菜地里忙活,。
他今年61歲,過去也種菜,,但經(jīng)常賣不出去,。“種子肥料錢都回不來。”
如今,,村里組建高山蔬菜專業(yè)合作社,。“菜價漲了,銷路也不愁,。”張國元算賬:2019年,,種了一畝半辣椒,賣了7000多元,;種了一畝四季豆,,賣了3000多元。
張國元的老伴楊道英,,正在離家不遠的中藥材合作社務(wù)工,。“每天70元保底,多勞多得,。”楊道英正在操作臺前剪藥材,。咔嚓!咔嚓,!動作十分麻利,。
記者手記
腦子活了路子寬
□ 雷巍巍
寒冬臘月,記者在腰牌村看不到一個閑人,。他們或在地里忙活,,或在合作社工作,精神飽滿,,樂觀自信,。
山是那座山,人是那群人,,日子卻今非昔比,。
換個角度看大山,思路一變天地寬,。只要找準出路,,加油苦干巧干,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定能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