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題:人民江山
新華社記者
(一)
2021年6月29日上午,,建黨百年之際,,北京人民大會堂,,“七一勛章”頒授儀式。
迎賓大廳內,,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氣象萬千,群山逶迤,、江河奔涌,千古江山,、風光無限,,見證屬于人民的高光時刻。
這一刻,,星火閃爍,,匯聚成炬——“‘七一勛章’獲得者都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職,、默默奉獻的平凡英雄。”習近平總書記真摯樸素的話語溫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這一刻,,人民江山,宗旨昭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黨同志都要堅持人民立場、人民至上,,堅持不懈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
人民大會堂,,“山”字形的建筑平面,,人民江山的生動寫照。當年為迎接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3萬多名建設者參與施工,,30余萬人次參加義務勞動,整個工程10個多月就全部完成,。翻身當家做主的人民,,用滿腔熱情創(chuàng)造著社會主義中國的奇跡。
江山,,自古就是政權的形象表達,,而今有了新的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曾感慨:“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的二千多年間,,發(fā)生了多少朝代更替,,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社會觀念始終沒有改變,,君主專制制度始終沒有改變。”
要跳出治亂盛衰的歷史循環(huán),,“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勝利后,,國家政權應該怎樣組織?國家應該怎樣治理,?”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道出先輩的深思。
1943年8月8日,,陜北延安,,中央黨校第二部開學典禮上,毛澤東提出,,共產黨要“換兩回朝”,,一個是“要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改變?yōu)槊裰髦髁x社會”,“還要換一個朝,,就是由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社會轉變?yōu)闊o產階級社會主義社會”,。
也是在延安,兩年之后召開的黨的七大首次將“具有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寫進黨章,。
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閉幕后第四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延安,,他說道:“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黨,,是為人民服務的黨,共產黨當家就是要為老百姓辦事,,把老百姓的事情辦好,。”
一程程回望來路,一次次宣示“人民的黨”“自家的黨”“老百姓的黨”……循著擲地有聲的話語穿越時光隧道,,只有走過風雨百年的中國共產黨真正帶領人民成為江山的主人,。
江山屬于人民,江山冠以人民,。
2014年9月5日,,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我們國家的名稱,,我們各級國家機關的名稱,,都冠以‘人民’的稱號,這是我們對中國社會主義政權的基本定位,。”
贏得了民心,,就贏得了歷史的主動,就能牢牢掌握中國的前途和命運,。
(二)
“我是人民的勤務員,。”
2013年11月,,湘西十八洞村。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黑黢黢的木屋,,握住苗族大姐石拔三的手,,脫口而出的“自我介紹”讓人心頭一熱??倳浲l(xiāng)親們在空地上圍坐一圈,,首次提出“精準扶貧”。
石拔三在自家門口(2022年3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格 攝
擺脫貧困,,是習近平總書記最深的牽掛,。他把對人民最濃的情,,化為最重的誓言、最硬的舉措,,打響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力度最強的反貧困之戰(zhàn),創(chuàng)造近1億人脫貧的偉大奇跡,。
而今,,十八洞村屋舍一新。石拔三家里添了大彩電,,她最愛看有總書記的新聞,。從沒出過大山的她,坐飛機飛到北京,,看了天安門,。
“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牢牢守好人民江山,,是習近平總書記不渝的初心,。
“我在黃土地上生根、發(fā)芽,,在紅土地上成長,、發(fā)展,是黨和人民將我培養(yǎng)成人”,。
1969年初,,年僅15歲的習近平來到陜北梁家河插隊,住窯洞,、睡土炕,、忍蟲咬,,同鄉(xiāng)親們一起開荒、種地,、放羊,、鍘草、挑糞,、拉煤……心中為念農??啵锶缏勷噧雎?。正是在這里,,他立下從政初心——“讓鄉(xiāng)親們飽餐一頓肉”。
青山環(huán)抱的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zhèn)梁家河村(2019年8月1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離開梁家河的那天早上,院子里早早擠滿送行的鄉(xiāng)親,。大伙兒看到七年來流血流汗,、再苦再累也“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近平,第一次“下淚”……
臨行前,,他把母親縫制的繡有“娘的心”字樣的針線包留給村里伙伴,,更把自己的心留在人民之中。
“像愛自己的父母那樣愛老百姓”,,習近平在自述文章中寫道,,“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yǎng)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里,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
懷抱一顆赤誠初心,,一路走來,一心為民——
在河北正定,,騎著一輛半舊的二八自行車,,跑遍全縣25個公社、220多個大隊,,在大街上擺桌子,,和老百姓挨身坐,側耳傾聽群眾心聲,。當年的干部回憶,,“縣委機關大門總是敞開的,背著糞筐的老農徑直進來同習近平交談”“大院的晚上,,最后滅燈的總是他那扇窗戶”……“平易近人”緣于熱愛人民,,“勤以為常”只為造福于民,。
在福建寧德,提出“四下基層”制度,,帶頭沉下身到最偏遠,、最困難的地方。去壽寧縣下黨鄉(xiāng)調研,,沒有路就用柴刀劈開荊棘,,渴了就捧溪水喝,百姓說他是“到過這里最大的官”,。他說,,馮夢龍在這里當過知縣,“一個封建朝代的官員都能跋涉半年來到這里,,我們共產黨的干部更要勇于擔當,,挑戰(zhàn)困難”。
在浙江,,面對超強臺風,,徹夜不眠指揮群眾轉移,,坐上沖鋒舟直奔被困地區(qū)……當地干部滿心敬佩:“他這個人既沉穩(wěn)又果斷,,關鍵時刻很有擔當,既能當指揮員,,又能當戰(zhàn)斗員”,。
在上海,冒著大雨到社區(qū)調研,,在居委會活動室里,,接過居民編織的小牛造型的工藝品,會心一笑:“哦,!我知道了,,你是要我做服務人民的孺子牛!”心之所想正是情之所牽,、行之所向……
牢牢守好人民江山,,更是如磐的恒心。
2012年11月15日,,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莊嚴宣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初心如一,,江山印證,。
習近平總書記以政治家的眼光,指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謀劃長遠時,,將以人民為中心貫穿治國理政全過程,,實現(xiàn)全面小康,共同富裕,,“一個也不能少”,;大疫突襲時,果斷決策,,堅決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個都不放棄”……泱泱大國領航者心中,,“人民”二字分量最重。
習近平總書記以改革家的魄力,,謀劃頂層設計,,把群眾意見視作“一把最好的尺子”。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到“讓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到“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全面從嚴治黨……“正確的道路從哪里來,?從群眾中來”,讓群眾滿意是價值旨歸,。
習近平總書記以實干家的精神,,踏遍祖國的山山水水,駐足凝望的目光中,,有山川大地,,更有萬家燈火。十年全國兩會,,53次參加團組審議討論,,聽取約400位代表委員發(fā)言……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在他心中都是大事。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共產黨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讓老百姓過好日子上。好了還要再好,,不能止步”,。
“您的工作累不累?”2019年,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奈爾斯高中中文班學生在寫給習近平主席的信中好奇提問,。
“我的工作是為人民服務,,很累,但很愉快,。”
樸素的話語,,飽含真摯的情懷、執(zhí)著的追求,、無私的奉獻,,升華為那句最深情的告白——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三)
“您是全國人民的福星,。”
2022年全國兩會間隙,來自江蘇的全國人大代表聶永平接通了一個特別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老黨員崔榮海激動的聲音:“你是我們鎮(zhèn)江的代表,我想托你給總書記帶句話……”
囑托背后,,是一段特別的緣分,。
2014年年末,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蘇調研,。在鎮(zhèn)江市世業(yè)鎮(zhèn)永茂圩自然村,,有著50多年黨齡的崔榮海緊緊握著總書記的手:“總書記,您好,!您是全國人民的福星,!”
總書記面帶笑容,、語氣堅定:“不辜負全國人民的期望,。”
8年后,在江蘇參選的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選人習近平,,以全票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會場內,全體代表起立,,雷鳴般的掌聲表達出人民的共同意志:
人民領袖不負人民,,億萬人民愛戴領袖!
2022年1月26日,,山西霍州馮南垣村飄起了雪花,。正在這里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村民師紅兵家,,看到一家人正在做年饃,,他洗洗手也加入進來,三兩下就捏出一個棗花。
“看了你們村,,新建的房子質量很好,,補貼也到位,老百姓家里年貨備得足,,很有年味,,我心里有了底。”總書記關切的話語,,讓寒冬里的小院暖意融融,。
“習爺爺您放一個。”師紅兵的孫女請總書記在“登高饃”上點一顆紅棗,。發(fā)自內心的稱呼,,流露出打心眼里的親愛。
老百姓把總書記當親人,。當年在阜平,,村里的小路坑坑洼洼,走在上面深一腳淺一腳,。村民攙扶著送總書記走出門外,,“我叫他慢著點,他也叫我慢著點,,說路不好走”,。
從2013年起,每逢春節(jié)前夕,,習近平總書記都會同人民群眾在一起,。
梁家河的村民呂侯生忘不了,總書記帶著自己出錢采辦的年貨回來看望父老鄉(xiāng)親,,一進到熟悉的窯洞,,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樣,很自然地坐在炕邊,。
北京草廠胡同居民朱茂錦忘不了,,總書記邊包餃子邊嘮家常:“我家里也愛包茴香餡的。多年來因工作關系我沒包過餃子了,,你們看,,越包越好。我們的生活也是這樣,,越過越好,!”
“我腿腳不便,迎上去時,,總書記還遠遠招呼我慢一點,,我心里一下好溫暖。”云南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李發(fā)順忘不了,一起制作佤族新年傳統(tǒng)食物大米粑粑時,,看著粑粑上印有福,、喜等字樣,總書記笑著說:“摁了個福字,,再來一個喜字,,有福有喜。”
……
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在老百姓心里,習近平總書記是自家人,,共產黨是自家的黨,。
“你呀,不錯嘞,!”
2016年2月,,江西井岡山神山村。習近平總書記頂風冒雪來到這里看望鄉(xiāng)親們,,老支書彭水生向他豎起大拇指,。
在貧困戶張成德家中,習近平總書記一間一間屋子察看,,坐下來同夫婦倆算收入支出賬,,問家里種了什么、養(yǎng)了什么,,吃穿住行還有什么困難和需求,。老鄉(xiāng)端上熱氣騰騰的米果請總書記品嘗。女主人說:“總書記給全國人民當家當得好,,老百姓感到很幸福,。”
枝葉關情。廁所革命,、垃圾分類,、清潔取暖、食品安全……習近平總書記謀劃著國計民生的大事,,也操心著百姓身邊的小事。涓滴匯流,,讓人民生活的幸福成色更足,、更暖。
這一幕,,意味深長:
2021年春天,,廣西桂林毛竹山村。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村民王德利家做客。
這是廣西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zhèn)毛竹山村(2021年4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總書記,您平時這么忙,,還來看我們,,真的感謝您。”
“我忙就是忙這些事,,‘國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人民江山,山河壯闊,。人民幸福繪就新時代中國最溫暖的底色,。
老百姓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脫貧的大涼山彝族群眾總把“瓦吉瓦(好得很)”掛在嘴邊,,經歷抗疫斗爭的社區(qū)工作者感慨“有總書記帶領我們加油干,,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奔向鄉(xiāng)村振興的鄉(xiāng)親們說“一心跟著總書記,、跟著黨中央走,,有勁頭、有盼頭,、有奔頭,!”……
質樸的語言,道出人民的心聲,。
“你們往后還有什么打算,?”在山西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與村民白高山攀談,。白高山回答:“就是希望日子越過越好,。”
“一定會越過越好!更好日子還在后頭呢,!”總書記的話引來滿屋歡笑,。
“小康夢、強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夢’。”人民的笑容里,,映出江山如畫,。
(四)
碧水北送,揚波千重,;長河泱泱,,利澤萬民,。
“水網建設起來,會是中華民族在治水歷程中又一個世紀畫卷,,會載入千秋史冊,。”2021年初夏,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南南陽,,專題調研南水北調,。
今天,清澈的江漢之水,,過巴山,、走中原、穿黃河,、依太行,,奔流上千公里,入華北,、進北京……中華大地上,,前所未有的“四橫三縱”的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正在勾勒。放眼上下5000年民族奮斗史,,何等氣魄,!
西南,世界屋脊,。
從成都平原出發(fā),,跨越“七江八山”,經歷“八起八伏”,,急劇攀升最高至海拔4000多米……川藏鐵路建設穿山跨江,,為沿線人民帶去新的機遇。
復興號列車行駛在西藏山南境內(2022年6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全國的交通地圖就像一幅畫啊,,中國的中部、東部,、東北地區(qū)都是工筆畫,,西部留白太大了,將來也要補幾筆……”2021年7月,,研究著西部邊疆鐵路網建設,,習近平總書記面向未來、語重心長,。
著眼人民永續(xù)發(fā)展,,如椽之筆,描繪新時代的壯麗江山——
沿江河,,總書記推進長江經濟帶發(fā)展,、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中華母親河探索協(xié)同推進生態(tài)優(yōu)先和綠色發(fā)展的新路,;
看城市,,總書記謀劃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發(fā)揮集聚效應、構建新增長極和動力源,;
謀區(qū)域,,總書記推動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qū)崛起,、東部率先發(fā)展,賦予時代新內涵,、發(fā)展新方向……
關鍵處落筆,,彼此相連成勢。
一輛從香港開往珠海的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入境珠海(2023年1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以千年大計的氣魄謀劃建設雄安新區(qū);在新的更高起點上,,賦予海南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qū)、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引領區(qū)的歷史新使命,;伶仃洋上大橋飛架,、三地通連,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推動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fā)展大局……
這是清晨時分的雄安新區(qū)容東片區(qū)(2022年9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萬里山河起宏圖,東方風起滿目新,。
“70后,、80后、90后,、00后,,他們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席話,,打動了無數國人的心。
“平視這個世界”的人民,,享有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在經濟快速發(fā)展和社會長期穩(wěn)定的“兩大奇跡”新篇中,,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
“平視這個世界”的人民,,前進動力更加強大,、奮斗精神更加昂揚、必勝信念更加堅定,,志氣,、骨氣、底氣極大增強,,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昂首闊步走下去,,將發(fā)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神州萬里處處新,,正是“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的盛世景象,。
(五)
歲月奔涌,。日新月異的人民江山,底色始終不變,。
上海興業(yè)路,,新天地街區(qū)流光溢彩、人流如織,。幾步之遙,,中國共產黨誕生地——“興業(yè)路76號”的石庫門小樓靜立鬧市,朱紅窗欞一如百余年前,。
這是永不褪色的“一大紅”,。
2019年3月,全國兩會,。
“放映后,,學生們自發(fā)起立默哀、鞠躬,;戰(zhàn)士們激動地跑到臺上去,,‘如果祖國有需要,馬上就去上戰(zhàn)場’……一幕幕感人至深,。”有政協(xié)委員向習近平總書記講述了影片《血戰(zhàn)湘江》的幕后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凝神聆聽,,目光深邃:“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無數的先烈鮮血染紅了我們的旗幟,,我們不建設好他們所盼望向往,、為之奮斗,、為之犧牲的共和國,是絕對不行的,。”
江山因何不變色,?
紅船上的點點星火,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人民江山,,是在戰(zhàn)火硝煙、百年奮斗中鑄就的厚重底色,。所有的犧牲,、奮斗與奉獻,背后都是一顆赤色初心——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
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對初心使命的尋根溯源——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上海,,瞻仰中共一大會址,,重溫入黨誓詞。鮮紅的巨幅黨旗前,,他舉起右拳,、莊嚴宣誓,眼里閃動著淚光,。
人們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參觀(2022年10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行程萬里,初心如磐,。
嘉興紅船的深情瞻仰,,油畫《陳樹湘》前的長久凝視,于都河畔的撫今追昔……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遍布各個革命紀念地的“紅色足跡”,,讓紅色基因深深融入民族血脈。
這是一份特殊的“答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紀檢監(jiān)察機關共立案464.8萬余件,,其中,,立案審查調查中管干部553人,處分廳局級干部2.5萬多人,、縣處級干部18.2萬多人……
有人感嘆,,這反腐力度,讀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從刀刃向內,、刮骨療毒,到全面從嚴治黨,、推進自我革命……為什么,?
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黨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
清醒而堅定,,無私而無畏。
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寧“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賬、人心向背的賬”,。
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黨,,始終與人民唇齒相依,、血脈相連的黨,鑄就了永不變色的江山,。
(六)
八百里太行壁立千仞,,一渠清水穿山而來,流淌出一段“團結就是力量”的佳話,。
上世紀60年代,,為解決困擾千年的干旱問題,河南安陽林縣數萬人民,,用近10年時間,,在太行山腰生生鑿出一條全長1500公里的引水渠,定名“紅旗渠”,。
紅旗渠總干渠從一座村莊旁繞過(2019年7月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凝望潤澤一方的人間奇跡,,他贊嘆道:“紅旗渠就是紀念碑,記載了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zhàn)天斗地的英雄氣概。”
對于英雄的人民偉力,,習近平總書記有著透徹的體認:
遙觀烏江的懸崖峭壁,,深思“我們黨依靠人民戰(zhàn)勝了多少艱難險阻,創(chuàng)造了多少奇跡,,取得了多少豐功偉績”,;
走進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強調“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zhàn)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
瞻仰中共綏德地委舊址,,感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是贏得了民心,是億萬人民群眾堅定選擇站在我們這一邊”,;
……
回望來路,、縱覽江山,習近平總書記對歷史的總結振聾發(fā)聵:“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
這是2021年8月23日拍攝的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內的望海樓(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今朝再看江山勝景。從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近200萬名鄉(xiāng)鎮(zhèn)干部和數百萬村干部投身脫貧攻堅的盡銳出戰(zhàn)里,,從4.26萬名白衣戰(zhàn)士馳援湖北的無悔逆行里,從塞罕壩荒山變青山的綠色奇跡里,,從八步沙“六老漢”的英雄事跡里……我們更加深切地認識到: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唯有依靠人民,、萬眾一心,才能擁有不斷闖關奪隘,、一路高歌猛進的力量,。
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北部沙區(qū)旱麻崗治沙點,八步沙林場治沙人和群眾一起扎草方格壓沙(2020年3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如何更好凝聚人民的力量?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這一莊嚴的歷史節(jié)點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強調在新征程上必須“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連續(xù)第九年,網民建言征集活動在全國兩會前如約而至,。上年度活動中,,1100多條有代表性的建言被轉給《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人民智慧由此融入治國理政的鴻篇巨制,。
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從征集網民建言,,到基層立法聯(lián)系點直接收集基層意見,到城鄉(xiāng)社區(qū)協(xié)商制度拓寬群眾參與基層治理渠道,,再到來自農民,、工人、社區(qū)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xié)委員與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共商國是,,我國民主制度不斷健全、民主形式不斷豐富,、人民民主不斷擴大,。
人民當家作主的共和國,江山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
祖國東南,,春江水暖,春山可望,。1000多年前,,衢州須江縣改名為江山縣。千年來,,行政區(qū)域不斷更迭,,“江山”之名卻沿用至今,成為共同富裕示范區(qū)——浙江省的一部分,。
推動實現(xiàn)共同富裕,,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題中之義。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我們正意氣風發(fā)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
“一路走來,我們緊緊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載入史冊的答卷,。面向未來,,我們仍然要依靠人民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偉業(yè)。”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總書記語氣堅定,。
千秋偉業(yè),人民江山,。
三月,,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即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肩負人民賦予使命,,共謀江山基業(yè)長青,。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浩蕩春風中,,人民江山譜寫新的史詩。(記者霍小光,、張旭東,、張曉松、朱基釵,、施雨岑、史競男,、徐壯,、張研)
海報設計: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