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摩托車的主人叫鄭軍,2018年3月任五峰縣委辦公室駐采花鄉(xiāng)紅漁坪村的扶貧工作隊長,,大伙兒都稱他“鄭隊”。
紅漁坪村地勢險惡,,山路崎嶇,,交通不便是阻礙村級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剛進村,,鄭隊便琢磨著要買一輛摩托車,,碰巧村委會隔壁的王大哥買了一輛面包車,,打算淘汰自己的摩托車,鄭隊便趕緊入手了,。村里人都笑話他,,別人是摩托車升級變面包車,您倒好,小轎車升級變摩托車,。
騎著這輛二手摩托車,鄭隊幾乎訪遍了紅漁坪村7個小組的所有貧困戶,,橘紅色的后備箱中總是裝著各類扶貧政策文件,,隨時為村民們講解。鄭隊還兼職做起了義務“快遞員”,,今天幫一組的婆婆帶兩包菌子給七組的孫女兒,明天又幫七組的大哥帶一壺白酒給一組的老父親,,盡管頗費工夫,但鄭隊樂在其中,。
當然也有摩托車到不了的地方,,為了給集中安置點尋找穩(wěn)定干凈的水源,鄭隊帶著大學生扶貧村官,,跟著村支部書記爬上了海拔1100多米的山洞,洞內潮濕昏暗,,他們淌著齊腿肚子的冰冷刺骨的山水,來來回回好幾趟,,才終于將水源引出,。
對鄭隊來說,,摩托車可以說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10年前自己曾用微薄的薪水攢錢買過一輛拉風的摩托車,,愛不釋手。陌生的是,,用10年前的駕駛功底來應對眼前的山路彎彎,還真是不敢太自信,。今年5月,鄭隊像往常一樣,,騎著他的二手摩托車趕往六組村民代表家去開小組會,由于剛下過雨,,崎嶇難行的羊腸小道泥濘濕滑,,就在勉強走完了一段下坡路快要轉彎時,,摩托車突然失去控制,眼看著就要滾下山,,還好他一個激靈跳下了車,“狠心”地拋棄了他的二手摩托車,。自那以后,,鄭隊一個月沒敢碰他的摩托車,。
也正是因為這次意外,,鄭隊成了村委會的重點保護對象,每次他騎著摩托車出去,,如果到了下午五六點還沒回來,那他一定會接到村委會同事的電話,,仔細問他在哪里、安不安全,、什么時候回來。這樣的牽腸掛肚讓鄭隊感到特別溫暖,。
至于那輛被“拋棄”的二手摩托車,,鄭隊還是費心把他修好了,繼續(xù)陪他奮戰(zhàn)在精準扶貧第一線,。這輛歷經滄桑的二手摩托車,,陪鄭隊走過了春夏秋冬、走過了雞犬桑麻,,更陪他翻山越嶺、進村入戶,,走進了老百姓的心坎兒里。
通訊員潘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