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至26日,,省第十屆民族運動會高腳競速,、板鞋競速、旱船競速項目比賽在縣高級中學進行,。經(jīng)過兩天半的激烈角逐,,五峰小將團囊獲3個競賽項目的30枚獎牌,。
高腳競速“人馬合一”
在高腳競速項目比賽中,共有來自全省的15支代表隊109人參加,,賽程分為男,、女子100米、200米競速,,男女混合2X200米接力,、4X100米接力競速。在男子高腳競速100米決賽中,,來自恩施市的運動員向雲(yún)鑫第一個沖過終點線,。向雲(yún)鑫希望把少數(shù)民族的項目推廣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少數(shù)民族的體育項目,。
據(jù)介紹,,高腳競速又叫踩高腳馬,原本是苗族,、土家族人在地面積水的雨季代步、涉水過淺河的工具,,后來發(fā)展為高腳競速,,成為一個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恩施市代表隊高腳競速項目教練員孫先峰表示,,從事專業(yè)的高腳競速項目要有較強的身體素質以及專項能力,,盡量達到“人馬合一”,既展現(xiàn)高腳競速的魅力,,也弘揚了民族體育的精神,。
榮譽的背后是運動員不分晝夜的刻苦訓練。代表五峰參加高腳競速女子2X200米接力決賽的鄧蘭雪,、龐麗萍,、鄧成芳、胡蘇妍是縣職教中心的學生,,從去年三月份開始練習高腳競速項目,。在這次比賽中,四人配合默契,,創(chuàng)造了她們自己200米接力最好成績,。
板鞋競速“三人同心”
板鞋競速項目共16個代表隊162名選手參賽。我縣代表隊入圍所有項目決賽,。其中,,縣職教中心的學生陸春宇、付凌嫣 ,、李曉瑋獲得兩個項目的一等獎,。
據(jù)了解,,板鞋競速起源于明代,曾用于訓練士兵之間的團結性,,后來成為壯族民間的一項競技娛樂活動,。比賽時,運動員們三人為一組,,左右兩腳分別套上板鞋,,要步調一致才能跑動起來。因此需要三人齊心協(xié)力,,做到“人板合一”,。
旱船競速“上船啟航”
旱船競速項目共有13個代表隊104名運動員參加。賽程分為男,、女子30米,、50米競速,4×20米混合接力競速,。我縣代表隊斬獲3個一等獎,。
旱船競速以手拉腳蹺的方式,使人體形成的“船”不斷起伏前進,,猶如在旱地上搖船一般,。旱船競速對運動員的協(xié)調性、柔韌性,、平衡性,、靈敏性都有極高的要求,更需要組隊運動員之間的默契配合,。
在我縣教練員和運動員共同努力下,,本次高腳競速、板鞋競速及旱船競速項目,,我縣學生運動員共獲得一等獎6個,、二等獎14個、三等獎10個,。五峰代表隊總教練萬兵說,,我縣從去年3月份開始運動員選拔、集訓等工作,,孩子們非常能吃苦,,都咬牙堅持了下來。
近年來,,我縣大力發(fā)展民族體育運動,,廣泛開展民族體育運動進校園、進課堂活動。萬兵介紹到,,學校日常的體育課,、課間操以及學校每3年一次的體育運動會,都會開展學生民族體育項目社團活動等,。(記者 史沖崎 曾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