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風雨兼程,四十年滄桑巨變,。
1984年7月13日,,國務院批準設立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作為湖北省兩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之一,,在這片2369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五峰從此掀開了歷史嶄新的一頁。
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五峰全縣各族干部群眾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砥礪戰(zhàn)貧困、大筆寫生態(tài),、眾志建新城,、飛地筑夢想,繪就了一幅山明水秀、路通百通,、民族團結(jié),、共同繁榮的瑰麗畫卷。
40年艱苦創(chuàng)業(yè),,匯聚了感恩奮進的強大合力,。1984年全縣經(jīng)濟總量僅有0.67億元,1994年超過4億元,,2004年突破12億元,,2021年跨越100億元大關(guān),2023年達到112.24億元,,增長168倍,。
全縣上下大力弘揚“開天辟地、戰(zhàn)天斗地,、腳踏實地”的五峰精神,,立足資源稟賦和比較優(yōu)勢,堅定不移走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低碳發(fā)展之路,,富民強縣的路子越走越寬,老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城鎮(zhèn)和農(nóng)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1984年分別增長54倍,、43倍。
綠水青山未曾改,,金山銀山次第來,。今天的五峰,既有外在顏值,,更有內(nèi)在品質(zhì),,成為人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身在大山闖新路,,心向沿海再出發(fā)。四十年拼搏奏響人民贊歌,,四十年輝煌澆筑新的起點,。五峰各族兒女正濃墨重彩擘畫經(jīng)濟騰飛的宏偉藍圖,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xiàn)代化湖北實踐五峰篇章的道路上,,筑夢于山水,,蓄勢又出發(fā),揚帆再遠航,。(記者宋鈺杰,、通訊員唐祿)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高級中學于2011年7月由原五峰一中和五峰二中合并而成,圖為校園全景。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高級中學 供圖
上世紀90年代的五峰一中教學樓,。覃遠振 攝
2024年,,351國道五峰段入選全省首批美麗國省道名單,圖為千丈巖段公路,。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交通運輸局 供圖
1992年拍攝的千丈巖段公路,。劉紹宣 攝
2015年8月,五峰新縣城完成整體搬遷,,從五峰鎮(zhèn)遷至漁洋關(guān)鎮(zhèn),。圖為漁洋關(guān)鎮(zhèn)新貌。李理 攝
1980年的漁洋關(guān)鎮(zhèn),。張永渭 攝
1986年拍攝的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文化館,。胡國林 攝
新文化館多次獲評“國家一級文化館”。五峰文旅局 供圖
原五峰廣播電視大樓,。五峰融媒體中心 供圖
如今的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文廣中心,。陳妮娜 攝
風光秀美的柴埠溪景區(qū)。景區(qū)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