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將應候
行春猶未遲
今日10:24,,谷雨至
古人謂“雨生百谷”
明代《群芳譜》稱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這是春天最后一個節(jié)氣
此時春漸闌珊
雨水潤澤萬物
草木由嫩綠轉(zhuǎn)為濃碧
悄然氤氳著初夏的氣息
攝影記者:劉建維
兩岸新苗才過雨
夕陽溝水響溪田
《大戴禮記·易本命》說
"食谷者智慧而巧"
有關(guān)谷雨的來歷
傳說也與智慧相關(guān)
古籍《淮南子》載
黃帝的史官倉頡造字
感動上蒼降下谷米
自此有了谷雨節(jié)氣
此時雨水豐沛,土膏脈動
農(nóng)諺“春雨貴如油”
正是谷雨之雨
谷雨之谷沐雨而生
插秧育苗,種瓜點豆
繁忙的春播處處播撒希望
民以食為天
從遠古傳說后稷降百谷
到海子詩中“關(guān)心糧食”
國人的糧食情結(jié)淵遠流長
谷雨預報的五谷豐登
正是代代相襲的尋常幸福
桑間鳴戴勝
澤水長浮萍
谷雨三候,,一候萍始生
二候鳴鳩拂其羽
三候戴勝降于桑
意即浮萍開始生長
布谷聲聲催人播種
戴勝在桑樹間盤旋
春色將褪未褪
猶如美人謝幕
留下最后的驚鴻一瞥
攝影記者:劉建維
谷雨洗纖素
裁為白牡丹
諺云“谷雨三朝看牡丹”
牡丹別名“谷雨花”
是此時當仁不讓的花魁
牡丹雍容華貴,,天香國色
自古備受墨客騷人青睞
唐代賞牡丹風靡一時
李白詠“名花傾城兩相歡”
皮日休贊“獨立人間第一香”
白居易詩稱,,牡丹花開時
長安“一城之人皆若狂”
宋時西京洛陽戶戶種牡丹
文人賞花之外還著書研究
歐陽修作《洛陽牡丹記》
就詳細記錄了牡丹的培育
圖片來源:湖北日報
詩寫梅花月
茶煎谷雨春
谷雨谷雨,,采茶對雨
明代許次紓《茶疏》稱
谷雨前后采茶“其時適中”
這時采摘的新茶
清香細嫩,風味上佳
品茶不可無詩
綿長的谷雨茶香
也帶來了經(jīng)久的詩香
晚唐詩僧齊己記谷雨采茶
摘得春茶“綠嫩難盈袖”
仍招鄰院“試煮落花泉”
宋代仇遠對花品茗
“一壺春色聚書齋”
花香茶香書香,,滿室清雅
清代鄭板橋竹下飲茶
晚涼客至,,“新茗泡松蘿”
淡山修篁環(huán)繞,盡顯愜意
浮萍斷送春歸去
盡向東流載落花
風清,,雨潤
淡花,,濃柳
鶯啼燕囀中
春光就要別過
惜取最后的春色
把這個春天
千姿百態(tài)的絢爛刻進年輪
迎接下一場美麗之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