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會,、美食節(jié),、文藝匯演,、非遺展……端午小長假期間,,宜昌“線上”“線下”相結合,讓多彩的文化活動在全市遍地開花,,讓市民邂逅了原汁原味的傳統(tǒng)文化,。
6月4日,秭歸縣屈原鎮(zhèn)樂平里屈原廟前的黃桷樹下,,粗衣布襪的鄉(xiāng)親們吟唱著自創(chuàng)詩作,,表達對屈原的懷念與敬仰。
“40年來,,無論刮風下雨,、無論天南地北,,每逢端午節(jié),我們?nèi)傭}壇詩社的社員們都會回到樂平里屈原廟前,,用詩歌來懷念屈原,。”社長譚榮昌說,今年的“騷壇詩會”是“詩在原鄉(xiāng)”2022屈原故里端午詩會中的一場,。
在屈原故里秭歸,,端午比年大。5月25日起,,端午系列活動就拉開了序幕,,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jié)開幕式暨屈原故里端午祭、2022中國端午美食文化旅游節(jié),、端午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展銷,、“四季弦歌”教育詩會……持續(xù)了整個小長假。
其中,,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jié)開幕式有150多個平臺直播,3090萬人次在線觀看,;2022年“屈原故里”中國龍舟爭霸賽(宜昌)有24個平臺直播,,1495萬人次在線觀看。
長陽的活動也很豐富,。6月3日,,長陽南曲縣級傳承人楊德玉、孫家蜀等人在清江方山景區(qū)鼓樂堂開展南曲演出,?!洞喝ハ膩怼贰侗铩返冉?jīng)典曲牌相繼上演,余音繞梁,,迎來游客滿堂喝彩,。你方唱罷我登場,長陽非遺保護小分隊的非遺藝人們也在鏗鏘的鼓點聲中豪歌狂舞,,把土家人的粗獷豪邁演繹得淋漓盡致,。
“花咚咚的姐呀,姐兒是花咚咚,,回娘家背個花背簍,。哭哭啼啼呀,,姐是花咚咚,,回娘家呀,背個花背簍……”室內(nèi)民俗歌舞秀《花咚咚的姐》也在清江畫廊風景區(qū)亮相,,展示原生態(tài)山歌,、長陽南曲,、罵媒、哭嫁,、擺手舞等多種土家族民俗,。
“多名非遺傳承人參與創(chuàng)排的南曲新篇《天下天平》也正式上線,在多個平臺線上展播,,讓市民‘云’體驗土家族傳統(tǒng)文化,。”長陽非遺保護中心主任張穎輝說。
其他各縣市也在整合文化資源,、突出文化特色的基礎上,,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6月3日,,2022“多彩夷陵 粽情端午”系列文化惠民活動在夷陵文化中心展開,。旅游營銷區(qū),7家景區(qū),、景點負責人為市民提供旅游咨詢服務,,發(fā)放旅游優(yōu)惠券,帶領市民玩轉夷陵,;民俗展示區(qū),,聲聲絲竹掀起了“非遺”展演的高潮,婉轉細膩的樂音傳遞出傳統(tǒng)文化之美?,F(xiàn)場,,國家級傳承人劉德芳,繪聲繪色地講述了具有濃厚三峽區(qū)域特色的“下堡坪民間故事”,,把笑聲帶進了千家萬戶,;霧渡河民歌區(qū)級傳承人易邦慧演唱了《望郎》,收獲了不少市民的掌聲……
還有點軍區(qū),,6月5日舉行的“屈原魂端午頌宜昌情”楚風嘉年華活動,,通過識民俗、頌經(jīng)典,、品美味,、賞書畫、閱美景等活動,,帶領市民體驗了屈原文化內(nèi)涵,,品味了濃情端午佳節(jié)。
猇亭區(qū),,6月2日在織布街舉行了“粽情端午節(jié)·非遺在社區(qū)”暨“文化力量 民間精彩”社團展演活動,,借助包粽子比賽、主題書法展等,,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營造了濃厚的節(jié)日氣氛……
“這個節(jié)過得很有意思,,好看、好吃,、好玩,,還增長了知識。”走訪中,,不少市民為精彩紛呈的活動點贊,。
(記者 楊婧 鄭健捷)